那一年10/25兩場重大勝利! 莫忘臺灣光復、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

▲▼ 抗戰歷史、日本受降、台灣光復節            。(圖/記者任以芳攝)

▲莫忘80年前1945年10月25日,日本正式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台灣擺脫日本殖民命運 。(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莫忘今天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回顧80年前1945年10月25日的今天,日本正式向中華民國政府投降,臺灣擺脫日本殖民命運。除了光復紀念,1949年10月25日至27日,我國軍在金門古寧頭與共軍激戰三天,最終以少勝多、成功擊退登陸部隊,史稱「古寧頭大捷」,這兩段重大歷史都贏來勝利時刻,也是先烈用血淚換來的和平自由,後人不可忘記。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但臺灣民眾或許已經逐漸淡忘80年前這一天,曾經是中華民國革命先烈用生命與鮮血,為後人換來的和平紀念日。回顧臺灣光復節的由來,起源大清帝國在 1895 年甲午戰爭戰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列島「永久」割讓給日本。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後臺灣經歷長達50年日治時代(早期稱日據時代),日本在臺推行現代化建設、進行土地改革、教育制度改造,但同時實施嚴格的文化同化與「皇民化」政策,壓抑本土語言與中國文化,以及大量的資源掠奪。

▲▼ 抗戰歷史、日本受降、台灣光復節            。(圖/記者任以芳攝)

▲日本中國派遣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將《降書》送到受降席前,雙手呈給何應欽將軍。(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華民國對日宣戰,提出「收復臺灣、澎湖」的戰爭目標。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根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與日本降書條款,臺灣應歸還中華民國。

何應欽將軍奉蔣中正命令,於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代表中國戰區先接受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日本陸軍總司令)的投降簽字。由日本中國派遣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將《降書》送到受降席前,雙手呈給何應欽。何應欽檢視兩份降書後簽字蓋章。陸軍參謀長蕭毅肅將其中一份降書交付岡村寧次,岡村寧次起立受領。

▲▼  台灣光復、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則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接受日本受降         。(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陳儀則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接受日本受降 。(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定於上午10時在臺北公會堂舉行,由陳儀將軍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將軍接受日本臺灣總督安藤利吉的無條件投降。自此,臺灣結束日本統治時代,重歸中華民國版圖,史稱「臺灣光復」。

根據當時老照片顯示,當時臺灣民眾在街頭高掛標語、歡慶勝利,街頭懸掛青天白日旗,隨後中華民國政府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派陳儀接收地方政務,開啟戰後重建階段。

▲▼  台灣光復、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則代表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接受日本受降         。(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 台灣光復後,老百姓歡欣鼓舞 。(圖/翻攝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自1946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將10月25日訂為「台灣光復節」,長期爲法定假日,主要紀念1945年日本在二戰戰敗投降後,臺灣結束50年至日治,重歸中華民國的重要歷史時刻。每年舉行升旗典禮、紀念大會與公祭儀式,曾經是全臺重要國定紀念日之一。

然而,隨著兩岸分治、政黨輪替的政治氛圍轉變,以及台灣本土意識抬頭,臺灣光復節的象徵意義逐漸被淡化。陳水扁執政時期,於2000年12月取消此日的假期。之後除了馬英九執政時期舉行相關紀念活動,到了蔡英文政府時代更加淡薄,未見官方有慶祝活動,僅由部分退伍軍人團體與地方政府自行舉辦。

即使2025年5月立法院修法,重新定調10月25日爲「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共同紀念臺灣光復和古寧頭大捷,消失20多年的「臺灣光復節」終於又恢復,但這段歷史在時間推移之下,逐漸被臺灣老百姓淡忘,包括賴清德政府依舊延續對抗戰歷史與光復節的「冷處理」態度,甚至日前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喊出「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被台北市長蔣萬安質疑是意識形態。

臺灣多位學者分析,賴政府傾向以「戰後轉型正義」取代傳統的抗戰勝利和「光復」敘事,包括賴清德日前喊出「終戰」一詞,強調「和平、反侵略」,有意降低與兩岸歷史史觀的連結,主要建構臺灣「主體性」的歷史觀點。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總會宣佈10月25日舉辦台灣光復節祭典與全民國防大遊行。(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總會宣佈10月25日舉辦臺灣光復節祭典與全民國防大遊行。(記者林東良翻攝)

相較賴清德政府選刻意「冷落」這段歷史,臺灣民間依舊有人銘記歷史舉行小型紀念活動。由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前台大校長管中閔、作家楊渡等人發起「給台灣的詩-台灣光復80週年詩歌朗誦會」,地點選在當年日本總督遞出降書的中山堂光復廳,受邀的蔣萬安當天以閩南語朗誦前輩詩人賴和紀念霧社事件的《南國哀歌》。

另外,中華民國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校友總會、臺南市退伍軍人協會等軍系團體、同鄉會也宣布,今天將在臺南市忠烈祠,擴大舉辦光復祭典與升旗典禮,還有全民國防大遊行活動。

▲▼ 抗戰歷史、日本受降、台灣光復節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右為中央航空學校校訓,左為當年知名抗戰口號 。(圖/記者任以芳攝)

相較臺灣民間小規模的自發性紀念,大陸方面動作頻頻,今年舉行一系列相關活動,藉機強化自身的歷史詮釋與主權論述,包括昨天24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首次以國家名義把這一天訂為紀念活動,展開跨海峽的「歷史話語權、詮釋權」爭奪戰,也是向國際宣示傳遞「臺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連續性,並以「統一進程的歷史起點」重新定義光復節的政治意涵。

除了臺灣光復紀念日,今天10月25日也與另一段關鍵戰史緊密相連。1949年國共內戰末期,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後,共軍企圖跨海攻占金門。1949年10月25日至27日,國軍在金門古寧頭地區與共軍激戰三天,最終以少勝多、成功擊退登陸部隊,史稱「古寧頭大捷」、「金門保衛戰」。

這場勝利也長期穩固了臺灣的安全防線,從此台海兩邊分治,也為臺灣政治與軍事發展爭取穩定發展空間。因巧合於同日,古寧頭戰役與臺灣光復節並列重新恢復法定紀念日,希望後人莫忘這兩段重大歷史,緬懷前人犧牲與奉獻。

▼ 10/25是臺灣光復節也是古寧頭大捷,我國軍在金門奮勇抵抗共軍 ,以血淚守護臺灣安全。(圖/翻攝 青年日報)

▲▼ 10/25古寧頭大捷,我國軍奮勇擊敗共軍            。(圖/翻攝 青年日報)

10/2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52 2 425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天選之人】教宗親抱「台灣嫩嬰」祝福 網友暖喊:孩子一生有福

【天選之人】教宗親抱「台灣嫩嬰」祝福 網友暖喊:孩子一生有福

【驚險一瞬】嘉義女騎士闖平交道!撞斷桿刮傷「栩悅號」 險沒命又傷荷包

【驚險一瞬】嘉義女騎士闖平交道!撞斷桿刮傷「栩悅號」 險沒命又傷荷包

范少勳19歲當兵!抽中海軍陸戰隊 後轉儀隊「退伍成楊謹華保鑣」

范少勳19歲當兵!抽中海軍陸戰隊 後轉儀隊「退伍成楊謹華保鑣」

【最佳表情包】JJUBI轉身見荷律在調皮無奈翻白眼XD

【最佳表情包】JJUBI轉身見荷律在調皮無奈翻白眼XD

周深突唱〈愛的供養〉 楊冪在台下「狂喊卡」

周深突唱〈愛的供養〉 楊冪在台下「狂喊卡」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