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官方選在今天25日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今天是台灣光復80周年,大陸上午於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會議並致辭,強調要牢記歷史、珍愛和平,堅定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並且「首次」系統性提出統一後台灣可享7想更好發展。會後兩岸學者、台商受訪談及大陸國家名義設立法定紀念台灣光復節用意?台灣評論員學者苑舉正表示,大陸以紀念而非慶祝的方式,體現用法定制度去捍衛歷史事實決心。至於是否擔心又被陸委會關切,他說不是第一次遭遇政治壓力,「早在『九三大閱兵』,我們有過一些交手。」
大陸官方選在今天25日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這也是繼十年前舉辦「台灣光復70週年」活動後,再度以高規格形式舉行紀念。大陸主要出席官員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中共二十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張又俠,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鴻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相關人民團體和北京市負責人員,首都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外國駐華使節代表共500多人出席大會。
台灣方面出席大多是各省台商、台青代表,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前立法委員邱毅等人出席。

▲台灣政治評論學者苑舉正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台灣政治評論學者苑舉正會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次以「法定國家紀念日」形式設立台灣光復節,具有深遠歷史意義。「這不僅是紀念,更是捍衛歷史事實的一種決心。」他指出,大陸透過法制確立紀念日,顯示對歷史的尊重與堅定意志,對長期支持統一的台灣人士而言是一種鼓舞。
苑舉正身為長期主張兩岸統一的學者,「在台灣做統派有時會覺得孤立無援,我們是憑著自己的信念支撐下去,看到大陸法定方式紀念捍衛歷史,覺得很感動。」他指出,大陸此次選擇以「紀念」而非「慶祝」的方式舉行活動。
談及陸委會日前多次警示禁止公職人員、學校教職員與團體參加相關活動,苑舉正直言,「民進黨特別點名教職人員,大概是針對我。」他坦言,已經不是首次遭遇政治壓力,「早在『九三大閱兵』,我們有過一些交手。」
他也觀察今天大會現場氛圍刻意保持簡約莊重,未懸掛國徽與國旗,也未奏唱國歌。「進了人民大會堂,沒有發小國旗,也沒有唱《義勇軍進行曲》,這讓我覺得很安慰與貼切。」這種低調安排更貼近紀念的本質,「重點不在形式,而是讓每個人都能真誠地感受這段歷史。但你要怎麼感受,是你自己的事。」
談及兩岸未來發展方向,苑舉正強調,不應僅聚焦經濟合作,而應放眼更長遠的民族命運。「有人提到要多談機電基建、發展電力等,但我覺得這樣格局太小,統一大業才是根本所在。」

▲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圖/記者任以芳攝)
同樣參加活動的全國台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受訪時也指出,抗日戰爭期間國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超過3500萬軍民犧牲,最終才得以結束日本殖民統治,迎來台灣重歸祖國懷抱的歷史時刻。「台灣光復,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榮耀與驕傲,這個日子對我們台灣同胞而言,具有特殊而深刻的意義。」
他回顧過去歷史,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民生活十分辛苦,「教育也受限,當時連自己的姓氏都不能用,學子只能讀農學、醫學,其它學科一律被禁。因此,台灣光復是脫離殖民地重要日子,恢復民族尊嚴的起點。」
談及大陸設立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不僅是紀念歷史事實,也提醒兩岸共同珍惜這段民族記憶,80年來台灣社會因種種原因,與大陸方面產生距離,但民族情感始終未斷。
丁鯤華也說,「台灣的老百姓都應該明白,光復是我們完全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日子,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勝利。兩岸是一家,血脈相連、文化相通,這是任何力量都切割不開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