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賴清德。(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美國《時代雜誌》23日一篇投書,以「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 Leader)稱呼總統賴清德,並提醒美國政府無需為其承擔一場「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大國戰爭。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沛祥表示,美方學者、智庫、重量級雜誌的發言,絕非無的放矢,必須審慎以對,適時的調整腳步絕對不是示弱,反而是身為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者該盡的義務,因為引發戰爭的人往往是國家領袖而不是人民,相信國人都不希望看到「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慘況,更不希望台灣出現亞洲的澤倫斯基。
林沛祥進一步指出,今日是台灣光復節八十週年,依據史實台灣是由中華民國光復,國民黨團提案修法放假來紀念與慶祝,遺憾是賴政府卻視若無睹,既無慶祝活動,連官方立場宣示都省了,並將抗戰話語權直接送給對岸,該捍衛中華民國時總統何在?民進黨又何在?
林沛祥強調,美方學者指稱賴清德是魯莽領導人,意在提醒當今賴政府,若再一意孤行主張兩國論挑釁對岸,對台灣不利,更不符合美方利益,這是國際現實的情況,然而民進黨政府無法省思及聽取不同聲音,膝蓋式反應就拿「抗中保台」、「中共同路人」二套對國內的攻擊模式,轉成對這外國學者打成親中派、支持馬習會的貼標籤式反擊,正代表戳中民進黨內心不能碰觸的秘密。
林沛祥說,如同先前美國重要智庫蘭德公司(RAND)發布《穩定美中競爭關係》,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大陸應釋出無意推翻現狀的訊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不反對和平統一,北京則可澄清,只有出現反分裂法最極端的情況下,動武才會是選項之一。加上川習會即將進行,川普本人也提到台灣問題將會被討論,大國已開始進入深水區下,從國外的智庫、學者的建議中不難發現,台灣若只單押哪一邊,或是過度依賴誰,都將可能因為「國家利益至上」的因素,讓台灣主權被犧牲甚至是走上戰爭一途。
國內戰略學者張競也建議,處理敏感外交事務必須多方溝通,相互了解而非直線貼標籤式的粗魯回應,更不要用側翼點名批判,不但無濟於事,更可能讓事端擴大無法收拾。對外關係不只是對政府關係,對重要國家媒體、智庫、學者都應有溝通管道,化解危機於無形的能力,才是正辦。
最後,林沛祥懇切提醒賴清德,美方學者、智庫、重量級雜誌的發言,絕非無的放矢,必須審慎以對,適時的調整腳步絕對不是示弱,反而是身為一個負責任的領導者該盡的義務,因為引發戰爭的人往往是國家領袖而不是人民,相信國人都不希望看到「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慘況,更不希望台灣出現亞洲的澤倫斯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