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習川會」結束,六年後兩位中美元首將於韓國釜山再次會見。(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闊別六年!今(30日)將在韓國登場的「習川會」引發世界矚目,針對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可能聚焦的中美角力、關稅經貿與台灣議題,涉台學者包承柯接受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指出,這次會談「不僅是解決當前問題,更關乎中美關係長遠的戰略」,但美方若不調整對中政策,「尤其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中美矛盾只會加劇。」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南韓慶州APEC企業領袖高峰會演講,透露將與習近平會面並達成美中貿易協議。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昨天也證實,經中美雙方商定,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當地時間10月30日在釜山同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就中美關係和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表示,自前年舊金山APEC峰會以來,中美高層互動逐漸頻繁,「已形成一個良好的框架,這為元首層級的戰略對話提供了穩定基礎」。
不過,他也強調,川普重新上台後,重點將轉回經貿領域,「無論是關稅、貿易還是稀土議題,美方的經濟要求勢必會愈來愈多」。
他指出,中美目前正處於「激烈競爭但需有序管控」的階段,若缺乏管控機制,關係將再度陷入不穩。「中美關係若能在『有競爭、有合作』的良性範圍中運作,改善的空間仍然存在;若陷入無序對抗,問題將層出不窮。」他認為,兩國領導人都具備推動穩定的信心,這不僅關乎中美,也有助於全球經濟與區域穩定。

▲美方若不調整對中政策,尤其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中美矛盾只會加劇。(圖/CFP)
至於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是否將成為焦點?包承柯明確指出,這是中美關係中無法回避的議題,「每次中美元首會晤,『台灣問題』都會被提出。中國的立場一貫明確『台灣是中國內政,美國沒有權利干涉』。」
他分析,「台灣問題」根源在於美國長期對台軍售與政治介入,但中國的內政美國沒有理由與權利去干涉。因此,相信「台灣問題」會在中美領導人會談出現,「必定會要求「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定會出現,預料美國也不會輕易按照中國政策的「一個中國原則」停止干涉,但是最終要有解決方法。
包承柯強調,隨著大陸綜合國力提升,「中方更有能力去克服美方『干涉內政』的問題,這也是中美關係當前最大的障礙,也是十分巨大的障礙。」未來核心挑戰,是如何透過雙邊經貿合作與互信機制,「逐步削減干涉、創造穩定框架」。
隨著台灣內部「疑美論」升高,外界猜測「習川會」是否將出現「中美大交易」,包承柯則否認這種說法,強調更像是「美國重新認識中國的起點,並且必須調整對華長期戰略,否則只會造成中美衝突加劇」。
包承柯也說,川普口口聲聲說要與中方加強關係往來,與領導人有良好互動,「前提是美方若不調整對中政策,尤其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中美矛盾只會加劇。」
他最後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自己的事,不是與美國商量的事。中美兩國應該找到管控分歧的辦法,否則競爭失控只會重啟新的不穩定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