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30秒曝光影像製成的動畫。(圖/翻攝央視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天問一號」環繞器近日傳回最新觀測成果,成功以高分辨率相機拍攝到星際天體「亞特拉斯」(3I/ATLAS),成為大陸航天器首次觀測到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天體。當時,「天問一號」距離目標約3000萬公里,是目前距離「阿特拉斯」最近的探測器之一。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與星際天體「亞特拉斯」的相對位置圖。(圖/翻攝央視)
《央視新聞》報導,「阿特拉斯(亞特拉斯,下同)」於2025年7月1日由位於智利的巡天望遠鏡發現,是繼「歐陌陌」與「波里索夫」之後,第三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天體。
大陸科研團隊推測,「亞特拉斯」可能形成於銀河系中心的古老恆星系統,年齡介於30億至110億年之間,甚至比太陽系更為古老,被視為研究系外行星成分與恆星演化的珍貴樣本。

▲天問一號拍下的「亞特拉斯」高分辨率影像。(圖/翻攝央視新聞)
天問一號影像經地面系統接收與處理後顯示,「亞特拉斯」呈現典型彗星結構,由彗核與彗髮組成,直徑達數千公里。大陸科研人員以連續30秒曝光影像製成動畫,清晰呈現其運動軌跡,並據此展開進一步成分與軌道研究。
據悉,這次觀測屬於「天問一號」的延伸任務,亦為未來「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積累經驗。由於「亞特拉斯」距離遙遠、速度極快且亮度極低(比火星表面暗10萬倍),拍攝難度極高。研究團隊透過精密模擬與仿真,重新設計姿態控制與成像策略,最終突破設備極限成功捕捉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