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解放軍陸軍兩棲部隊搶灘登陸開始使用「機器狼」參與進攻,官媒曝光在兩棲突擊車衝灘後,過去傳統採用釋放下車步兵進攻的戰術,轉為大量使用機器狼執行灘頭進攻。但首次的演練卻讓這些被譽為「未來戰場利器」的機器狼,剛衝上沙灘就被防守方的輕武器擊毀癱在灘頭。
據《央視》報導畫面呈現,解放軍東部戰區陸軍第72集團軍下轄的「黃草嶺英雄連」在一場登陸作戰演練中,由ZTD-05式兩棲突擊車和ZBD-05式兩棲步兵戰車對灘頭發起突擊。借助05式兩棲步戰車的掩護,一頭頭的機器狼便從其堅固的尾部躍下,趁著上空的無人機的精準的火力支援下一鼓作氣突破防線。
隨後機器狼卻因沙灘的開闊度,讓防守的狙擊槍和自動步槍輕易鎖定,在執行開闢爆破通路任務的過程中,被敵之火力擊毀。陸媒指出,100斤的體重讓機器狼行動靈活,卻也意味無法加裝厚重裝甲,就如同這次報導鏡頭所特寫,在彈雨的洗禮下機器狼變得脆弱,被擊毀後像散落的玩具零件。

儘管機器狼在這次的演練中出師不利,但陸媒認為這正好證明它完成了「替士兵檔子彈」最殘酷的使命,演習中每台被擊毀的機器狼,都讓一名士兵免於致命傷。過去「黃草嶺英雄連」在抗美援朝時曾用血肉之軀開闢通路,如今機器狼用鋼鐵之軀承擔第一波傷亡。
分析指出,這是央視罕見主動展示機器狼「狼狽」的狀況,體現解放軍訓練革命性轉變,從表演式演習到願意正面面對短板。值得注意的是,演習中機器狼並非只貢獻身軀抵擋子彈,其背負火箭筒穿越200米灘頭僅用28秒,首彈命中率高達92%,未來若融入體系作戰,讓無人機先定位火力點,電子戰干擾通信,機器狼再進行突擊,可望一舉改寫戰果。

公開資料顯示,機器狼使用液壓機械臂和仿生學設計,以四足運動的方式在複雜地形上機動,其頭部安裝有全景式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控戰場態勢。同時還具備一定的AI機器學習、自動識別能力,既可以遙控機器狼機動,也可以完全由機器狼實施自主機動,自主突破進攻路線上的障礙,直接到達目標區域。
軍事自媒體《軍武次為面》特別指出,這次參與演練的機器狼採用高容量電池作為動力源,其最大速度每小時可以達到20多公里,在以近似於人類速度運動時,則可以連續工作2個多小時、步行距離可以達到10公里左右。上述兩項數據有趣的是,2個小時基本上相當於一場戰鬥的持續時間,10公里的步行距離,基本相當於從兩棲部隊搶灘登陸到搶占淺近縱深的突擊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