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代欣秘書長表示,桃園三界爺文化祭今年活動以「鬧熱三界237」為主題。(圖/客家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客家局辦理「2025桃園三界爺文化祭-鬧熱三界」活動,18日在楊梅頭重溪三元宮,宣布系列活動自即日起至29日展開。客家局表示,今年活動結合頭重溪三元宮200週年慶推出各項系列活動,期許吸引更多民眾及年輕族群參與,讓傳統信仰融入現代生活。
市府溫代欣秘書長出席活動表示,今年活動以「鬧熱三界237」為主題:「2」代表結合頭重溪三元宮200週年慶,共創在地共好;「3」象徵三界爺特展首度設立獨立展區,吸引更多民眾及年輕族群參與;「7」則串聯桃園7區21座三界爺廟宇,展現宗教文化的凝聚力,也讓三界爺信仰成為桃園多元族群融合的重要象徵,預祝今年三界爺文化祭順利成功。

▲楊梅頭重溪三元宮慶200週年。(圖/客家局提供)
客家局范姜泰基局長指出,今年文化祭適逢頭重溪三元宮建廟200週年,新增三界爺學生繪畫比賽,以桃園市國中小學生為參賽範圍,分為國小低年級組(一年級至三年級)、國小高年級組(四年級至六年級)以及國中組,從258件作品中選出各組前三名(名單詳附件)、共45名佳作以及不分組優選4名,藉此增加學童對於三界爺文化之認識,透過創作培養對在地宗教與客庄文化的興趣與認同。
范姜泰基局長說,三界爺特展首度走出宮廟,移師楊梅區公所展出學生繪畫比賽得獎作品,並從三界爺信仰、楊梅壢起源,到7區21座廟宇介紹,最後還有向自然道謝的科技互動體驗,呈現三界爺信仰與客庄文化的多元面貌,將自即日起展至11月28日止。

▲三界爺學生繪畫比賽得獎者。(圖/客家局提供)
桃園地區早期由客家人、閩南人與平埔族共同開發,形成縱橫交錯的水圳系統。各條水圳不僅灌溉農田,也孕育出各自的三官大帝信仰,使主祀三界爺的廟宇遍布客家聚落,全市共有21座,為全臺之最。
而三官大帝(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除了主祈福、赦罪、解厄外,也代表「敬天、惜地、護水」的理念。此信仰自清代隨客家先民傳入後,逐漸形成以庄為單位的共同信仰網絡,亦彰顯客家人敬天愛物、感恩自然的文化特質。為延續這份信仰與文化,桃園市三界爺文化祭採「輪辦制度」,象徵族群融合與地域合作,也讓更多民眾能親身體驗客庄信仰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