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后楊貴媚受邀擔任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20週年募款活動愛心大使,號召大眾伸出援手共同「撐起家的形狀」。(採訪撰稿/記者胡至欣;攝影剪輯/記者劉亮亨)
記者胡至欣/採訪報導
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深耕嘉義20年,啟動「凝聚愛,撐起家的形狀」20週年募款專案,金馬金鐘影后楊貴媚受邀擔任愛心大使,導演葉天倫也一同響應,以實際行動為偏鄉長者發聲,希望透過自身影響力,讓更多家庭被看見、被照顧。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凝聚愛,撐起家的形狀」20週年募款專案啟動。(圖/記者劉亮亨攝;以下同)
與基金會結緣超過10年的楊貴媚分享,每次跟著基金會下鄉,都會被志工與社工的堅持、韌性與耐心所感動,「因為他們總是傾盡全力」。她認為,偏鄉的長者與孩子最缺乏的不是物質,而是愛與陪伴,「很多長輩、孩子都是一個人在家,家人外出工作,基金會就成了他們的家人。」志工不只送餐、做服務,也陪長輩聊天、分享生活瑣事,甚至成為許多長輩最期待見到的人。

▲影后楊貴媚與導演葉天倫一同為偏鄉長者發聲。
精神支持比物質更珍貴,也是她願意成為「終身志工」的原因。「基金會先發現需求,再著手去做。我自己做不到這麼全面,所以只要有餘力,就想跟著一起,把愛傳出去。」她笑說,公益從來不是單向付出,「在那過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大的愛。」

▲愛心大使楊貴媚號召大眾共同撐起家的形狀。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成立20年來,服務範圍橫跨長照、偏鄉兒少與社區關懷,從到宅沐浴車、乾燥加熱車、團體家屋、免費送餐、居家修繕到偏鄉課輔等,建構最堅實的在地照護網絡,至今共設立了47個據點、打造102台行動載具,包含37輛復康巴士、27輛公務汽車、28輛機車、3輛到宅沐浴車、2台乾燥車、1台資源巡迴車、1台阿里山醫療接送專車及1台物資車,讓服務深入巷弄與偏鄉,才能接住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指出,嘉義是全台高齡比例最高的縣市。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指出,嘉義是全台高齡比例最高的縣市,「一家都老」成為最普遍也最沉重的照護難題。許多60、70歲的兒子,得照顧80、90歲的父母,自己身體也跟著吃不消,加上年輕人大量外流,家庭照顧斷層相當普遍。
儘管政府推動長照2.0、邁向3.0,仍有許多需求超出制度範圍,必須由民間補位。他坦言,偏鄉資源有限、募款能見度不如大城市,加上基金會長期專注地方、不強調行銷,因此在取得資源上更顯吃力。「大家常是聽到『到宅沐浴車』才想起我們,但我們是做十分,才敢說十分的單位。」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服務範圍橫跨長照、偏鄉兒少與社區關懷。
黎世宏說,基金會從10人小隊伍成長到如今超過300名專業人力,始終只守著嘉義這片土地。「我們希望用在地的力量,撐起在地需要的人。不論是身心障礙者、弱勢孩子或長輩,這裡就是我們的責任。」他也邀請大眾親自到嘉義來看,看一看二十年來累積的服務、故事與溫度。
他也分享一段失智長輩的照顧故事。一位奶奶初進團體家屋時情緒不穩,曾拆電視、扯窗簾、想翻牆回家,對照顧者也充滿警戒。團隊深入了解後發現,她生命裡最重要的陪伴,是長年相伴的狗。於是家屋安排狗陪伴她,就像回到自己的生活節奏。情緒因此慢慢安定,兩個月後,她甚至會主動幫忙餵食、掃地,還教其他長輩摺衣服,「用時間換空間,讓一個人重新找到安心。」

▲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用有溫度的照顧,幫助小芳從身障者自立成照顧者。
個案小芳的故事,同樣是基金會「有溫度的照顧」縮影。小芳過去因身心障礙需要長期協助,在基金會十多年的陪伴下,她不僅感受到溫暖與支持,參加小作所「樸仔島作」的種菜、賣菜、賣咖啡、清潔訓練等課程,學到生活技能,還因此結交許多朋友,她也學會照顧自己、保護自己,現在更能替父母安排就醫、打電話叫復康巴士。
從需要協助的身心障礙者,逐步成為能自立生活、照顧中風父親與高齡母親的家庭支柱,令人為之動容。面對鏡頭,小芳只想說一句:「謝謝。」謝謝社工長期照顧、保護她,也謝謝所有願意走進嘉義、看見她們的人。她的成長,也是基金會20年在地服務的動人回聲。

▲迎向下一個20年,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期盼有更多人一同伸出援手,讓愛延續。
家的形狀,不只是屋瓦牆壁,而是一份被看見、被擁抱的力量。真實個案故事,傳遞長照與偏鄉照護的暖心行動,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過去20年撐起無數家庭的希望;迎向下一個20年,期盼有更多人一同伸出援手、共築希望未來。一個簡單的舉動,就能讓愛延續、讓家不散。
邀請您成為穩穩接住辛苦家庭的力量,一起撐起家的形狀
https://lihi.cc/7kooG
郵政劃撥:31561904
戶名:天主教中華聖母社會福利基金會
捐款專線:(05)277-8388分機3216、3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