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晟彥/綜合報導
從遙不可及想法走到現實,蘋果 19日公佈Apple Watch Ultra 3 和 Apple Watch Series 11 鈦金屬錶殼皆已經採用 100% 再生航太級鈦粉末 3D 列印製成,透過這項技術,蘋果預估,光是今年,這項新製程就可節省超過 400 公噸的原鈦材料,再次朝蘋果設定的「Apple 2030」前進。
▼Apple Watch Ultra 3 和 Apple Watch Series 11 鈦金屬錶殼皆已經採用 100% 再生航太級鈦粉末 3D 列印製成。

今年,所有 Apple Watch Ultra 3 和 Apple Watch Series 11 鈦金屬錶殼都以 100% 再生航太級鈦粉末 3D 列印製成,而能以如此規模達成這番成果,在以往被認為是不可能的。Apple 的每個團隊都為同一個目標積極投入。Apple Watch Series 11 的拋光鏡面處理必須完美無瑕。Apple Watch Ultra 3 則必須維持耐用且輕量的特性,滿足日常探險者的需求。兩者也都必須在不犧牲效能的前提下,更加環境友善,並採用相同或更高品質的材料。
Apple 環保與供應鏈創新副總裁 Sarah Chandler 表示:「Apple 每個團隊都把環境視為核心價值。我們知道 3D 列印在材料效率方面具有極大潛力,而這對達成 Apple 2030 目標非常重要。」

Apple 2030 是公司設定的積極目標,要在 2030 年前,使整體足跡達到碳中和,涵蓋製造供應鏈以及產品的整個使用生命週期。目前,用於製造 Apple Watch 的所有電力已全面來自風能、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在 3D 列印的積層製程中,物件會一層又一層堆疊成形,直到最接近所需的最終形狀。傳統上,鍛造零件的加工是減材製程,需要將大量材料切削去除。這項轉變讓 Ultra 3 和 Series 11 的鈦金屬錶殼能比前一代減少一半的原物料使用量。
Chandler 解釋道:「減少 50% 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代表用原本製作一只錶殼的材料,現在可以做出兩只。回頭檢視其影響,節省的地球資源是非常可觀的。」
Apple 推估,光是今年,這項新製程就可節省超過 400 公噸的原鈦材料。

過去十年期間,Apple 已著手進行 3D 列印的實驗,而整個產業才正要起飛。在醫院的實驗室裡,醫師開始使用第一批 3D 列印義肢和人工器官;甚至在地球之外,太空人也在國際太空站上體驗到 3D 列印關鍵工具的速度與便利。
Apple Watch 與 Vision 製造設計資深總監 J Manjunathaiah 博士表示:「我們觀察這項技術成熟的歷程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也看到其原型愈來愈符合我們的設計。用更少的材料打造產品一直是我們的目標。以往,我們無法以 3D 列印的方式大規模生產外觀組件。因此我們開始嘗試以 3D 列印金屬來製作外觀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