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矢板明夫認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絕對不會」撤回發言。(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針對「台灣有事」國會質詢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甚至北京政府呼籲中國民眾避免前往日本。對此,高市早苗親信坦言她「有點說過頭」,但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卻指出,高市此番言論並非臨時失言,而是事先準備過的戰略性發言,且不可能會撤回。
矢板明夫在政論節目《下班瀚你聊》分析,高市早苗的發言與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貫立場相呼應,且更直接。過去,安倍曾在2021年民間論壇表示,「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而高市的說法卻比安倍「跨出了三大步」,尤其是在國會公開發表,且主語更直接指向自衛隊。
矢板明夫認為,高市早苗在眾議院時表示自衛隊可介入台海事態,與安倍晉三以日美安保(美軍為主、自衛隊為輔)為主的說法不同,使中國措手不及。
矢板明夫指出,高市早苗雖在台海議題上強硬,但在其他國際場合表現卻相對柔軟,例如上任後宣布不參加靖國神社秋大祭,並在與南韓總統李在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時態度謹慎,甚至罕見對南韓國旗敬禮。
矢板明夫認為,高市此舉是策略性平衡,既維持保守派支持,又不完全承襲前首相石破茂的軟弱風格。
針對中國要求撤回言論,矢板明夫認為,高市早苗不太可能接受。觀察目前日本民調,高市作為「第一位女首相」的支持率相當高,短期內不太可能下台。矢板更推測,她可能在明年8月「終戰日」赴靖國神社參拜,以鞏固保守派立場。
矢板明夫強調,高市早苗此番言論展現出對國際局勢的精準判斷與策略性操作,既明確表態支持台灣,又在其他外交場合保持彈性,這種「先硬後軟」的外交手法,讓外界難以預測其下一步動向,也凸顯她在日本政壇的獨特地位與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