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軒表示,上班族腰痛可能不是年紀大退化,而是久坐的隱性傷害,但只要改變節奏,改採用30分鐘坐、15分鐘站的方式,就能大幅改善。(示意圖/免費圖庫xFrame)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提醒,許多上班族出現腰痛,並非年紀使然,而是長時間久坐造成的隱性傷害。他指出,腰椎長期被固定在坐姿中,會導致椎間盤壓力上升、血流不順與肌肉緊繃,使身體逐漸累積不適。他強調,改善腰痛並不需要健身或藥物,只要調整日常節奏,就能有效減輕負擔。
黃軒在臉書上表示,根據研究指出,久坐的壓力類似彈簧被長時間壓著不動,椎間盤與周邊組織逐漸疲勞,但只要站起來十五分鐘,脊柱壓力就能重新分配,血流也會迅速改善,使腰部明顯放鬆。因此,他建議採用「三十分鐘坐、十五分鐘站」的固定節奏,讓身體在辦公過程中獲得必要的變化。
黃軒提到,根據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與昆士蘭大學進行的實驗,共有五十六名曾有腰痛經驗、並使用升降桌的辦公族參與,分成固定節奏組與自由節奏組。三個月後,固定節奏組的腰痛改善幅度明顯高於自由節奏組,最嚴重疼痛下降一點三三分,平均疼痛下降零點八三分,並在專注度、壓力與缺勤率方面同樣獲得改善。
研究顯示,規律節奏比「想站就站」更有效,因為多數人常因忙碌而忽略起身時間。固定節奏更容易維持,也能形成如同低頻節奏般的身體運作模式,使整體狀態更穩定。黃軒強調,身體不需要劇烈運動,而是偏好小幅度但頻繁的姿勢變換,才能真正減少椎間盤壓力並維持組織健康。
他呼籲上班族可從設定四十五分鐘循環計時器開始,維持三十分鐘坐、十五分鐘站的流程,持續一整天。若能持續三個月,腰部負擔將明顯減輕。他提醒,改善久坐傷害並不需額外器材或費用,而是從日常小動作著手,避免久坐造成長期健康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