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髮海嘯已來襲!」研討會呼籲企業應將超高齡化議題納入ESG社會向度(S)之重要治理策略,獲與會企業熱烈迴響 。(圖/財團法人臺北市長者賽親關懷基金會)
記者王威智/綜合報導
台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資料,截至10月底,65歲以上人口接近464萬,佔比即將超過兩成,並有約8%長者可能罹患失智症。這波高齡化浪潮不僅影響家庭照護負擔,也帶來企業人力穩定與生產力的潛在考驗。
財團法人賽親關懷基金會於11月27日(四)舉辦「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以「台灣銀髮海嘯已來襲!企業社會責任怎缺席?」為題,呼籲企業應將高齡議題納入ESG社會治理策略,獲得與會企業高度迴響。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基金會籲企業重視「銀髮責任缺口」,打造永續韌性關鍵 。(資料照)
賽親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李冠軍指出,企業關注高齡化不僅是公益或員工福利,更是實踐社會永續的具體行動。他觀察到,金管會推動的ESG評鑑在社會面主要著重「友善婦育」以因應少子化,卻忽略「銀髮友善」指標;而政府雖規劃調查孤獨老人,但在詐騙猖獗的現況下,官方家訪難以建立信任。他強調,中生代人才背後常有長輩需要照顧,若企業忽視,將成為人才流失的結構性風險。因此,企業應主動參與,將銀髮族視為重要利害關係人。
賽親基金會整合心理諮商師及各界專家,組成「樂齡生活規畫師」團隊,化身「長者生活陪跑教練」,針對高齡者需求提供全方位評估與關懷行動方案。以與裕民航運合作的ESG公益專案為例,針對員工父母、屆退及退休同仁,提供個人化生活規劃與長期關懷,協助員工減輕照護壓力。同時,基金會也與遠傳電信組成志工團,推動青銀共學與交流,讓長者能減少孤單、提升社會參與,並鼓勵發展興趣與挑戰新目標,讓晚年生活更有活力。

▲財團法人賽親關懷基金會於11月27日「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舉辦「台灣銀髮海嘯已來襲!企業社會責任怎缺席?」研討會 。(圖/財團法人臺北市長者賽親關懷基金會)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以「從CSR到ESG:企業如何在永續浪潮中擁抱高齡社會」為題,點出企業在ESG實踐上仍有「高齡責任缺口」。他建議企業應將員工家庭照護納入永續策略,因高齡化已成為企業韌性與競爭力的關鍵考驗。
前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教授則分析,台灣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服務缺口,亞健康長者應及早規劃生活與健康,才能打造有尊嚴、有價值的老後人生。他強調,長照體系需要政府、企業、社區與家庭共同投入,才能實現高齡友善社會。
李冠軍也提醒,單身、喪偶或子女不在身邊的「孤寂長者」在都會區日益增加。為此,他與律師、會計師、醫師及企業管理專家組成「長者最佳生活陪跑教練」團隊,協助長者從信託、法律、財務諮詢到定期家訪,提供全方位整合服務,讓長者安心度過人生後半場。
李冠軍強調:「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賽親願成為每位長者最忠實的陪跑教練,陪伴他們欣賞人生沿途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