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地方赤字因抗疫大增17億元 中央應發特別國債補缺口

▲▼四川廣安疫情升溫!緊急實施交通管控「48小時改建方艙醫院」。(圖/CFP)

▲疫情期間,大陸堅持「動態清零」,實施各項嚴格措施。(圖/CFP)

文/中央社台北23日電

中國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有學者指出,抗疫3年直接造成的地方赤字約人民幣4兆元(約新台幣17.6兆元),建議中央發行特別國債彌補這塊缺口,讓地方優先用於償還拖欠企業帳款。

財新網報導,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21日在長安講壇談到財政政策時,發表上述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前各方對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討論中,一個焦點是中央救助是否會引發「道德風險」,預期一切由中央收拾善後。白重恩認為,疫情本身是不可控因素,財政減收增支是被動造成的,應該區分哪些地方赤字或債務增加是疫情帶來的,哪些是來自地方出於自身利益擴張的支出。

▲▼海南三亞疫情。(圖/CFP)

白重恩估算了沒有疫情發生情形下,土地財政之外的地方財政收支趨勢,將其與實際值比較,並將趨勢值之外的收入減去支出,測算結果顯示,2020年至2022年疫情直接導致的地方赤字分別為2兆758.3億元、9888.45億元、1兆1910.04億元,3年合計超過4.2兆元。

他建議把這部分由疫情直接造成的地方額外債務,用中央財力補上,並要求地方優先償還拖欠企業帳款等,「對經濟可能有比較大的幫助」。在疫情導致的地方赤字之外,還有相當部分的債務是可能存在道德風險的, 他建議透過放寬還款期限等方式,減輕償債壓力。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對全球生產和消費都造成衝擊,但在中國,3年期間堅持「動態清零」的政策,以及推動大規模頻繁核酸檢測的作法,都讓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更為龐大。

綜合媒體報導,今年2月,全中國31個省市區中,有22個地方披露了2022年疫情防控費用,合計為4218.88億元。白重恩近日的估算則顯示,2020年至2022年疫情直接導致的地方赤字超過4.2兆元。

▲▼方艙醫院,大陸疫情,上海,新冠疫情,新冠肺炎,確診,方艙。(圖/CFP) 

05/0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619 3 404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禮貌領 #媽祖 結緣品竟被搶! 女子伸手奪走...學生當場傻眼

禮貌領 #媽祖 結緣品竟被搶! 女子伸手奪走...學生當場傻眼

【不要去醫院!】汪見路線不對腿抖超大力 媽無奈:只是換路線去公園而已

【不要去醫院!】汪見路線不對腿抖超大力 媽無奈:只是換路線去公園而已

【超幽默義交】當你快被媽祖海放 他大聲公勸世:早放早輕鬆

【超幽默義交】當你快被媽祖海放 他大聲公勸世:早放早輕鬆

【女兒4歲仍不會說話...】母女鑽轎底祈福 白沙屯媽祖展現慈悲的一面

【女兒4歲仍不會說話...】母女鑽轎底祈福 白沙屯媽祖展現慈悲的一面

【不按牌理出牌的路線XD】#白沙屯媽祖 從司令台中間下來!轎班大哥身手矯健

【不按牌理出牌的路線XD】#白沙屯媽祖 從司令台中間下來!轎班大哥身手矯健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關鍵字 關鍵字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