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一國兩制」標語。(圖/CFP)
文/中央社
當前兩岸觀光小兩會尚未召開,交流仍未通暢。不過,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稱「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內容梳理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成果,指首批項目已完成投資超過人民幣千億元。
人民日報今天在有關「港澳台僑」的第5版刊文「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細數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2024年的「政績」。
中共中央2023年9月提出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福建日報及中國新聞網曾報導,截至2024年7月底,福建已產生首批閩台融合發展重點項目121個,總投資超過人民幣1兆元(約新台幣4.5兆元)。今天人民日報的報導則指,這些項目完成投資超過人民幣千億元。
根據報導,福建在閩台融合上的做法,包括:新增直接採認台灣地區職業技能資格10項;新獲批8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建成「兩岸行業標準共通服務平台」和「福建省兩岸標準共通信息和服務平台」,兩岸標準共通進一步擴大等。
▼平潭石頭屋。(圖/CFP)
報導說,泉州向金門通水6年多來,日均供水量約1.65萬噸,已占金門民生日常用水總量的8成以上;廈金通氣工程大嶝LNG氣源站已完成竣工驗收;「廈金大橋(廈門段)按計劃推進建設,福馬通橋項目大陸側前期項目已公開招標」。廈門、福州加快打造廈金、福馬「同城生活圈」。
在社會層面,報導指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等參與鄉建鄉創,一批台灣民眾擔任社會組織負責人及仲裁員、調解員、陪審員等。
報導說,展望未來,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制度體系將更加完善,閩台人員往來將更加便捷,貿易投資將更加順暢,「兩岸融合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
2024年10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間在福建考察時針對對台工作指示,強調「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建設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同年12月,48個中央單位及福建省召開協調機制工作會議,強調要在福建打造兩岸融合「示範樣板」,落細落實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進而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