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50在大連灣上空再度進行試飛,疑採拉姆達( Lambda)機翼布局。(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向全球展示軍武實力快速發展,繼殲-36密集試飛後,近日再被捕捉到第二款第六代戰機殲-50現身在大連灣上空,此次照片明顯拍攝到該機極具未來感的機翼設計,將實現更強的全向隱身能力。外界預估,隨著福建艦及後續核航母的建造,輕量化及優異的機動性讓殲-50成為中國海軍下一代全新的艦載機。
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簡稱瀋飛)推出的殲-50,選在2024年12月26日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簡稱成飛)的殲-36同一天完成震驚全球的首次亮相,相較於初登場較為模糊照片,這次的試飛可明顯看見殲-50似乎採用拉姆達( Lambda)機翼布局及奇特的鉸接式翼尖。
有分析指出,拉姆達( Lambda)機翼布局配合細長的中機身,以及同樣呈現後掠角度的一體化尾翼,殲-50等於將邊條前翼、機翼和尾翼巧妙融合,減少這些不連續的結構,理論上能夠大幅降低雷達散射截面,實現更強的全向隱身能力。同時鉸接式翼尖可用作額外的控制表面,保持飛行時的穩定性能。
▲殲-20安裝渦扇-15進行試飛。(圖/翻攝自微博/新殲20吧)
此外,殲-50肋部採用無分流器超音速DSI進氣道設計,擁有結構更輕、維護更簡單的優點外,還能有效提高戰機在高超音速下的進氣效率,並進一步增強隱身性能,而這項技術也已在殲-20上得到應用。動力系統很可能選擇運用2台渦扇-15(WS-15)渦扇發動機,使其具備優異的中低空機動能力和高空超音速巡航能力。
武器方面,這次曝光的圖片無法完全秀出細節,但仍可看見相當修長的側彈艙,甚至有媒體評估已能容納霹靂-15(PL-15)遠程空空導彈,展現該機的遠程打擊實力,將能有效威脅敵方的預警機、轟炸機和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
雖然殲-50目前仍處於猜測和分析階段,其真實性能和服役時間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陸媒普遍認為,該機是中國下代艦載機的熱門人選,未來上艦憑藉著隱身性能和作戰能力可對美國形成代差優勢,進一步提升中國海軍的遠洋作戰力。
▼ 福建艦。(圖/翻攝中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