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涉案在押保母劉彩萱日前出庭全部認罪。(圖/記者黃哲民攝)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剴剴案近日開庭引發社會關注,但疑似也成為境外勢力煽動對立的破口。近期社群平台出現許多以「justice for kaikai」、「justiceforkaikai」為名的帳戶,要發起510「護兒集會」,但相關圖文竟是中國人手持寫有「Justice for KaiKai」的白紙,上頭甚至註明「From China」。國安人士認為,不排除是境外網軍刻意炒作兒少福利風波,煽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
國安人士發現,相關發起帳號疑似透過AI生成大量圖文,意圖轉移近日新聞焦點,並將責任從地方政府社政機關導向中央政府,引發網路熱烈討論。許多以「justice for kaikai」、「justiceforkaikai」為名的帳號在臉書、IG、Threads開設帳戶,宣導510的「護兒集會」,但相關圖文竟是中國人手持寫有「Justice for KaiKai」的白紙,上頭特別註明「From China」,貼文還轉載中國的新聞報導。對於外界質疑主辦單位背景,相關帳號僅稱他們是群「平凡的爸爸媽媽」。
巧合的是,日前大鬧立法院、罷團的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也將在當天、隔鄰凱道的信義路發動支持挺武統中配遊行,更引發外界質疑。
國安人士分析,IG帳號「justiceforkaikai」最早於2024年3月17日張貼網民持標語照片,計有1,215名追蹤,並有「justiceforkk.220221」等千餘組帳號配合運作。
接著是臉書社團「justiceforkaikai」成立於2024年7月,粉絲計6900餘人,並有「Jessi Xu」等1,524組帳號配合運作。Threads則有「faithstar520」、「dimple_des_」等1,843組帳號配合運作。在TikTok以關鍵字搜尋,近期則大量出現有關「剴剴案」影片,並遭標示為AI產生。所有圖文內容,支持者都會自稱來自中國;且TikTok直接示警相關內容有AI生成之風險。
國安人士提醒,不排除有中國及境外網軍近期刻意炒作兒少福利轉移焦點,並煽動民眾不滿政府,甚至號召網民於特定社群串聯表態以施壓政府,盼所有關心剴剴案的國人,也要慎防特定群體藉此進行認知戰、輿論戰、網路戰,別讓自己的愛心被利用!並示警慎防中國及境外網軍藉機激化我國社會對立。
對此,剴剴案網路媽媽群聲明,AI技術早已廣泛應用於行銷與數位溝通,包括企業、政府與民間行動者皆普遍使用,此次部分支持者自發使用AI生成歌曲、影片,是在資源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盡可能提升訊息傳遞效率的做法,並不代表是虛假帳號,更與「境外勢力」毫無關聯。
該團體強調,「我們是真實存在的台灣家長與公民,自發組成行動群體,只為了一個目標:讓孩子更安全。我們沒有政黨背景,沒有龐大資源,更無法與掌握系統性宣傳資源的政黨陣營相比。AI是我們在極小成本下,努力讓社會聽見聲音的工具。我們不是來製造對立,而是誠實指出制度的漏洞,呼籲藍綠與中央地方共同承擔,為台灣所有孩子補上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