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在520就任滿週年前夕,賴清德接受網路節目「敏迪選讀」專訪在今(17日)播出。針對在野黨質疑,現在只要批評執政黨就未被貼上不愛台灣的標籤,賴清德說,政府傾聽人民的聲音是施政的必要,「沒有所謂批判政府就會被貼標籤,沒有」,因為要社會的認同才有辦法,所以今天公民團體走上街頭,一定有他的主張跟他客觀的事實,「好比在野黨要罷免總統,這我們要尊重;同樣的,如果公民團體要罷免立委,相關政黨也必須尊重」。
賴清德說,他的確是有一些話想要對426走上街頭的這些民眾說,第一,他們是國家的主人,雖然意見不同,但他們的確有權利走上街頭,政府一定會尊重,而且也會保護他們走上街頭的權利。
「但是我要想跟他們講的是,我們要一起珍惜民主、珍惜民主。」賴清德說,民主得來不易,因為從戒嚴走到今天的民主、亞洲的民主燈塔,這有多少人犧牲奉獻,有多少台灣人民共同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
賴清德強調,在民主的制度下是不可能有獨裁者,「能夠走上街頭,不是用行動了證明沒有獨裁者?」;另外,也非常期待要共同保護民主,因為民主的真諦是法治,沒有法治,民主就無法保障,所以要尊重法治。
賴清德強調,黨內不管任何人,朝野都應該有一個共同信念,不分政黨、不論何人,「只要違法,都要支持檢調單位來依法偵辦、毋枉毋縱,這是應該要的態度」,否則的話,你因為司法案件,甚至這些司法案件當事人都承認,結果你把他上綱到說是政治迫害,因此而走上街頭,這對民主是一個傷害。
另外,賴清德也說,要共同來深化民主。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權利,「這是人民公民運動、自動自發,沒有人有辦法主導,也沒有人有辦法停止」,所以應該要尊重公民的權利,坦然面對,不必去刻意貼公民罷免運動的標籤,也不要把它形塑到是因為執政黨在策劃,這沒有必要。
至於在野黨質疑,現在只要稍微表達對於生活的焦慮、不滿、擔憂,反對施政的意見,就會被貼上不愛台灣的標籤。賴清德說,人民有他的權利表達他的訴求,甚至對政府的要求,甚至批判政府的不當,這個都是很自然的。
另外,賴清德說,他現在也正在進行跟民眾的溝通,因應美國川普總統的對等關稅,他跟卓榮泰院長前前後後已經辦了近20場的座談會,「政府傾聽人民的聲音,這是施政的必要,並沒有所謂批判政府就會被貼標籤,沒有,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貼標籤」。
賴清德說,因為還得要社會的認同才有辦法,所以今天公民團體走上街頭,一定有他的主張跟他客觀的事實,「如果針對執政黨,好比在野黨要罷免總統,這我們必須要尊重;同樣的,如果公民團體要罷免立法委員,我相信相關的政黨也必須要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