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0戰機。(圖/翻攝自X/Defence Pakistan)
軍武中心/台北報導
哥倫比亞和西班牙媒體近日先後報導,哥倫比亞將向中國採購至少24架殲-10CE,用來替換服役近40年的以色列「幼獅」戰機。哥倫比亞在4月初曾宣佈採購24架瑞典「鷹獅」戰鬥機,不料受阻於美國,在印巴「五七空戰」後,轉向中國殲-10CE,機率極大。
哥倫比亞的「幼獅」戰機已服役近40年,早在10年前便有汰換計劃。2023年初,哥倫比亞曾考慮三款戰機,分別是美國二手F-16、法國「陣風」(Rafale)以及瑞典「鷹獅」(JAS-39 Gripen),其中亦一度計劃以31.5億美元採購16架「陣風」。
由於哥倫比亞空軍更習慣使用單引擎戰機,加之成本問題,這筆交易最終未能成行。
今年4月,哥倫比亞宣布將採購24架瑞典「鷹獅」戰鬥機。然而,瑞典戰機的出口卻因美國的反對而受挫。美國禁止向瑞典出口「鷹獅」的F-414引擎,原因可能是不希望瑞典高端戰機出現在自家「後院」。
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殲-10CE戰機成為哥國空軍的另一選擇,因為成本相對低廉,單機價格約8,000萬美元,且配套彈藥、零部件及培訓方案,相比之下,法製「陣風」戰機的單機成本超過2億美元,且不見得能在實戰中取勝,因為在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空軍使用殲-10CE戰機,發射PL-15E空對空導彈,成功擊落6架印度空軍戰機,包括3架法製「陣風」、1架蘇-30MKI及1架米格-29。
這場僅持續一小時的空戰,以巴基斯坦的壓倒性勝利告終,被認為開啟未來空戰的新模式,殲-10CE的性能也因此受到全球矚目。巴基斯坦的公開戰果也成為哥倫比亞轉向中國方案的重要參考。此次殲-10CE如果成功出口,將成為中國軍事技術走向拉丁的重要里程碑。
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於5月中旬訪問中國,同意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基礎建設計畫,這也間接暗示雙方可能的軍事合作。根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會晤哥倫比亞總統裴卓(Gustavo Petro)時也強調,「要以哥倫比亞正式加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為契機,推動兩國合作提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