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圖/翻攝央視)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美食外送已成為很多民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陸一位34歲男子因為日均點外送2.5次,最愛重辣烤魚配奶茶,且不愛運動,近日因突發胸痛就診,醫生發現他的體內形成血管斑塊,需終身服藥控制。
據2024年大陸《環境與健康雜誌》發布的研究,盛裝熱食的外送塑膠盒在65度以上,會釋放微塑膠及全氟化合物,導致血管內皮損傷。這意味著,盛裝美味的塑膠盒正加速心血管衰老。
不久前,大陸一位34歲患者李先生,因突發胸痛就診。經檢查,血壓達160/100毫米汞柱(mmH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即「壞膽固醇」)水準為4.8毫摩爾/升(mmol/L),冠脈CTA提示左前降支動脈狹窄40%~50%。
醫生詢問後發現,李先生從事電腦程式設計工作,日均點外送2.5次,最愛重辣烤魚配奶茶,也不喜歡運動。經3個月嚴格飲食管理(禁外送)配合藥物治療、運動康復,患者體重下降近10 公斤,「壞膽固醇」水準降至2.6毫摩爾/升。不過,已形成的血管斑塊是無法完全消除的,李先生仍需終身服藥控制。
▲大陸外送常見的塑膠餐盒。(圖/翻攝微博)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薛亞軍建議,在外送無法完全取代的情況下,可採取「三階防禦體系」,最大化減少傷害。第一階段,關注外送標籤,選擇標註「少油版」、「輕鹽版」菜品,每份鈉含量小於1克為佳;要求商家菜飯分裝,避免湯汁浸泡米飯而攝入隱形鹽。
第二階段,吃外送時,用熱水簡單涮一下過油的菜品,減少約15%的表面油脂;餐後適量飲用蔬果汁,補充鉀離子、中和鈉離子。第三階段,周末花費2小時備餐,注意葷素搭配;心血管患者建議配備可穿戴設備,及時預警餐後心率異常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