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匿蹤戰機殲-20飛越對馬海峽 日韓軍方「毫不知情」掀熱議

▲解放軍空軍殲20戰機。(圖/CFP)

▲中國解放軍空軍第五代匿蹤戰機「殲-20」。(圖/VCG)

記者羅翊宬/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最新型第五代匿蹤戰機「殲-20」(J-20)疑似悄悄通過對馬海峽(大韓海峽),但日韓兩國軍方竟未能掌握其行蹤,引發外界關注其匿蹤性能與中方戰略意圖。香港媒體指出,相關畫面與說法來自中國官媒近日為慶祝建軍節製作的特別節目,不過未對實際飛行時間與任務內容未加說明。

根據《南華早報》(SCMP)報導,中國央視(CCTV)於27日播出一集建軍節特輯,提到隸屬中國空軍菁英部隊「第1航空旅」的戰機飛越巴士海峽、對馬海峽執行巡邏任務,節目中多次出現殲-20戰機的畫面。由於該部隊是首批部署殲-20的單位之一,該機種被推測就是執行任務的主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指出,對馬海峽是連接東海(東中國海)與日本海(南韓稱東海)的關鍵航道,同時也是美軍「薩德系統」(THAAD)與美、日、韓三國雷達網高度重疊的戰略區域。但殲-20此次飛行不僅未被日韓軍方通報,甚至疑似未被偵測,引發外界質疑現行雷達網是否能有效追蹤先進匿蹤戰機。

多名中國軍事博主在微博上轉發節目畫面,聲稱這是殲-20首次飛越對馬海峽,並稱其未被美日韓雷達監測,顯示殲-20已具備逃避韓美日雷達系統的能力。其中博主「淡然小司」指出,理論上日韓雷達能涵蓋整個海峽,但此次未能發現殲-20,反映其匿蹤效能已達實戰水準。

殲-20是中國為對抗美國F-35所研發的第五代匿蹤戰機,具備特殊塗層與機體設計以降低雷達反射面積。據中方說法,目前中國每年生產約120架殲-20,預計至今年底達成400架服役規模。

報導亦回顧,中國軍機過去也曾多次通過該水道,包括2016年與2017年派遣H-6K轟炸機及舊型J-11戰機飛越,2021與2022年則有中國軍艦穿越同一航道進入日本海。2023年11月,中俄軍機也曾聯合進入韓國防空識別區(KADIZ)後又離去。

此外,《南華早報》也認為,CCTV選在建軍節前夕披露此行動,時機上可能與中國針對日本的戰略警示有關。本月初中日雙方在東海發生軍機接近事件並互相指責,雙邊緊張升溫之際,中方此舉或是另一次戰略信號的釋放。

07/30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3 3 033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俄羅斯外海8.7強震】首波海嘯抵達 浪高達4公尺

【俄羅斯外海8.7強震】首波海嘯抵達 浪高達4公尺

【台灣也有海嘯警報】台南安平海嘯警報廣播 在地人:第一次聽到這麼長的警報

【台灣也有海嘯警報】台南安平海嘯警報廣播 在地人:第一次聽到這麼長的警報

【恐怖海嘯】俄羅斯8.8強震 4公尺海嘯沖毀北千島廠房

【恐怖海嘯】俄羅斯8.8強震 4公尺海嘯沖毀北千島廠房

【救援豬豬行動】躲淹水摔進大排!民眾踴躍救援:阿彌陀佛

【救援豬豬行動】躲淹水摔進大排!民眾踴躍救援:阿彌陀佛

【等一下啦】爆胎硬要騎他起步慘摔,後車超緊張

【等一下啦】爆胎硬要騎他起步慘摔,後車超緊張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