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進補4不吃 習俗:秋後蚊子「猛於虎」不能掉以輕心

▲江蘇南京立秋晨間的第一抹曙光。(圖/CFP)

▲江蘇南京立秋晨間的第一抹曙光。(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今(7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也代表從曆法名義上已經進入秋季。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立秋雖至,但暑熱未消,民間常有「秋老虎」發威的說法,而此時正是陰陽轉換、冷熱交替之際,民眾稍不注意便容易感染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因此,換季養生成為民眾熱議的話題。

▲陽澄湖大閘蟹。(圖/CFP)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陽澄湖大閘蟹。(圖/CFP)

《紅星新聞》報導,常言道「立秋貼秋膘,冬天不挨凍」,「貼秋膘」作為一種傳統習俗,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很多人認為,貼秋膘可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儲存能量,但一味補充高脂肪食物,可能會給身體帶來意想不到的傷害。超重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基礎病人群更要謹慎「貼秋膘」。

由於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立秋的「四不吃」分別為「不吃生冷海鮮」;「不吃寒涼瓜果」;「不吃辛辣燥熱」和「不吃肥膩厚味」。

其對應的養生之道則是立秋時節海鮮雖鮮美,但仍要注意氣溫偏高帶來的細菌和保鮮衛生;人體進入秋季「陽氣」開始收斂,寒涼瓜果雖能去熱,但易損傷脾胃;立秋後,氣候逐漸轉為乾燥,如食用過多的辛辣燥熱食物,易助長體內火氣,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皮膚乾癢等症狀;至於在「儲備」過冬能量方面,也要避免攝取過多高脂肪食物,避免「三高」來襲。

此外,民間還有「八月八,蚊子嘴開花」;「秋後蚊子猛於虎」的相關描述,有些民眾認為,立秋後蚊子會減少,其實不然,「蚊子是一種變溫動物,最喜歡攝氏25至30度之間的氣溫,夏天溫度很高時,蚊蟲叮咬活動反而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入秋後適宜的氣溫,會使得蚊蟲叮咬活動更加活躍,還有一些蚊子要藉由吸血儲存能量過冬,因此,立秋後的蚊蟲往往叮得更狠、吸血次數也更多。」

08/06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4 3 308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毛毛巨犬現身】阿拉斯加犬機場接機!機長空姐全被圈粉XD

【毛毛巨犬現身】阿拉斯加犬機場接機!機長空姐全被圈粉XD

趙露思拒接直播帶貨 「不想跟公司分錢」

趙露思拒接直播帶貨 「不想跟公司分錢」

【20樓層高】桃園移工詭掛高壓電線亡! 特搜隊搏命攀塔搬運

【20樓層高】桃園移工詭掛高壓電線亡! 特搜隊搏命攀塔搬運

【驚悚瞬間】新疆網紅吊橋繩索斷裂 遊客墜溪谷致5亡24傷

【驚悚瞬間】新疆網紅吊橋繩索斷裂 遊客墜溪谷致5亡24傷

【泰格與雪兒】騙錢騙貓

【泰格與雪兒】騙錢騙貓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