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殲-35隱形性能參數指標,其採用中國獨有的超材料技術,雷達反射面積比人的手掌還小。(圖/翻攝自央視,下同。)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才剛在福建艦航母完成首次彈射起飛和阻攔著艦的殲-35,中國官媒近日再曝光隱形性能參數指標,明確指出該戰機雷達反射面積比人的手掌還小。外界推估,依照成年人的手掌面積計算,意味著殲-35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為0.02平方米(平方公尺),這一數據只有美國F-22戰機的1/25。
據《央視》在「軍情時間到」欄目發布消息指出,殲-35戰鬥機的低可探測性不僅源於特殊機體外形,更關鍵的是採用中國獨有的超材料技術。報導更進一步說明:「在電磁的世界裡,這只鋼鐵巨鷹的反射截面積比人的手掌還要小。」
即便未公布實際的數據,但官方這段具象化的概念描述已引起熱烈討論。有分析指出,成年人的手掌面積約為0.02平方米,這就代表殲-35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就是0.02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美國F-22的RCS為0.5平方米,殲-35明顯RCS只有F-22的25/1,按照雷達探測公式,RCS縮小25倍意味著探測距離減少55%。也就是說原本能在150公里外發現F-22的雷達,面對殲-35時可能需要接近67公里才能捕捉到有效信號。這代表著,在超視距空戰中殲-35可以在對手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完成鎖定和打擊。
此外,這次官方報導還曝光戰機超材料技術,通過精密設計微觀結構來主動導引電磁波繞過目標,實現「無影」隱身。《騰訊軍事》指出,這種技術不僅能實現更完美、更全方位的隱身效果,還克服傳統隱身塗料易老化、維護成本高的問題。而公開信息顯示,殲-35已大面積應用超材料隱身薄膜,覆蓋全機身關鍵部位,不僅使該型戰機的隱身性能更優異,其維護成本也更低。
▼美國空軍F-22隱身戰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