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風神路徑分歧仍大 。(圖/中央氣象署)
記者許力方/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署和日本氣象廳皆預估,西北太平洋有新的「颱風胚胎」誕生,並且具備發展為今年第24號「風神」颱風的條件,最快在18日(周六)生成。氣象專家根據初步系集預報分析,準風神直接威脅台灣的可能性不大,未來觀察重點,是東北季風與準颱風之間是否有明顯的共伴效應。
日本氣象廳已經編列這個系統為輕度熱帶性低氣壓,附近海域環境海溫偏高,具備發展為颱風的條件,由於日本南方海域受太平洋高壓影響,西伸勢力強勁,因此準颱風初步將朝中國大陸方向前進,但各模式模擬結果差異仍大。
各國氣象機構預測,未來幾天「風神」將生成,但路徑走向仍相當分歧,是否登陸菲律賓呂宋島仍不確定。
▼各國預估風神颱風將生成。(圖/NCDR)
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指出,目前在關島南方低緯度海面的擾動96W(準風神),未來5至7天將順著強勢的太平洋高壓往西移動,大致趨向菲律賓以東,17至19日(周五至日)有機會逐漸接近、通過菲律賓呂宋島後往南海移動,並且可能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輕度颱風。
依據系集預報資料,吳聖宇說,96W經過菲律賓的位置還可能有很大的南北變化空間,從最南邊經過菲律賓中部、到最北邊經過巴士海峽西進的可能性都有,除非周末太平洋高壓顯著東退,不然96W以拋物線路徑轉向經過台灣附近或上空的機會看起來是比較低的。
吳聖宇認為,雖然目前96W直接威脅台灣的可能性不大,但因19日正好有東北季風南下,南北系統之間是否有明顯的交互作用(共伴效應)出現,可能是未來的觀察重點,因為目前看起來96W的預報看起來可能不是一個範圍很巨大的系統,若路徑走得偏西、偏南,發生共伴效應的機會就較低。
▼準風神若與東北季風發生共伴效應,將帶來顯著降雨。(圖/NC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