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自研「玉衡」晶片登《自然》 全球首款亞埃米級光譜成像技術問世

▲「玉衡」光譜成像晶片示意圖。(圖/翻攝科技日報)

▲「玉衡」光譜成像晶片示意圖。(圖/翻攝科技日報)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科研團隊在自研光電晶片領域再創里程碑,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方璐教授團隊近日宣布,成功研製出全球首款亞埃米級快照光譜成像晶片「玉衡」,在高精度光譜成像與智能光子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自然》,象徵中國在智能光子晶片自主研發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準。

研究顯示,「玉衡」晶片體積僅約2×2×0.5公分,卻能在400至1000奈米的寬光譜範圍內,實現亞埃米級光譜分辨率與千萬像素級空間解析度。該晶片採用一次快照即可同步獲取全光譜與全空間資訊的設計,讓光譜成像能力提升兩個數量級,成功突破「分辨率與成像通量無法兼得」的技術瓶頸。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研團隊以智能光子學為理論核心,提出全新「可重構計算光學架構」,將傳統物理分光過程轉化為光子調制與計算重建。透過鋰酸鋰材料的電光重構特性與隨機干涉掩膜設計,團隊實現高維光譜調制與高通量解調的協同運算,成功打造出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玉衡」晶片。

研究團隊領銜人方璐教授指出,「玉衡」不僅大幅提升光譜成像精度與效率,還具備高集成度與微型化特性,可廣泛應用於機器智能、遙感監測、天文觀測等前沿領域,「以天文觀測為例,玉衡的快照式成像每秒可獲取近萬顆恆星的完整光譜,有望將銀河系千億顆恆星的光譜巡天週期從數千年縮短至十年以內。」

方璐強調,隨著「玉衡」微型化量產與衛星搭載應用推進,中國有望在數年內繪製出人類首份全域宇宙光譜圖景,成為推動天文觀測與智能光電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

10/15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80 2 7819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人美心善】苗栗男護童中刀!檸檬「2度探望」超暖 女兒感動曝:爸最開心的一天

【人美心善】苗栗男護童中刀!檸檬「2度探望」超暖 女兒感動曝:爸最開心的一天

「一代女皇」潘迎紫為金鐘來台 超凍齡大秀二頭肌

「一代女皇」潘迎紫為金鐘來台 超凍齡大秀二頭肌

TWICE登維密大秀全開麥! 志效.娜璉.MOMO.子瑜辣翻

TWICE登維密大秀全開麥! 志效.娜璉.MOMO.子瑜辣翻

【不要再講了!】媽連喊3次:你褲子穿反!兒子當場社死XD

【不要再講了!】媽連喊3次:你褲子穿反!兒子當場社死XD

【驚險瞬間】26歲女開車撞機車海 2騎士噴飛...她再衝50m才停

【驚險瞬間】26歲女開車撞機車海 2騎士噴飛...她再衝50m才停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