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黨主席當選人鄭麗文 。(圖/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戰結果今(18日)出爐,鄭麗文以懸殊差距打敗其他候選人,也符合民進黨內原先評估。對此結果,綠營內部則是兩樣情,多數區域立委直言,「鄭麗文會讓各自陣營極端支持者更凝聚」,以2026大選來說,對傳統偏綠選區如高雄、台南選情會有幫助;但也有綠委認為,收穫僅有「國民黨承認中共介選問題確實存在」,這畢竟是黨內競爭,選完翻篇就沒事,就算中間、淺藍選民不認同鄭,這些票也未必倒回給民進黨,且觀察這次黨主席選戰,不難判斷未來AI、假訊息的選戰,只會越來越多,必須審慎以對。
鄭麗文當選,也形成國內兩大政黨:民進黨、國民黨主席都是民進黨出身的奇觀,數位南部立委認為,鄭麗文的當選,短期來看對2026地方選舉較為有利,尤其是對台南、高雄等傳統綠營選區,原本因初選、天災、長期執政等問題,讓延續綠營執政出現蠻大困難,但鄭麗文容易失言、比較極端的路線,反而會讓民進黨支持者更團結,應該說「鄭麗文會讓各自陣營極端支持者更凝聚」。
另名綠委直言,「鄭麗文現象」並非首次發生,之前的張亞中旋風,就代表深藍支持者需要管道發洩一股悶氣,最終還是被黨內理性派棄守,讓朱立倫保下黨主席一職。這次鄭麗文卻贏了,除了代表深藍陣營反撲,更要警惕,深藍甚至紅統陣營的選戰操作已經更為細膩、不著痕跡。
該立委直言,觀察這次選戰,鄭麗文當選後,不難預測AI、假訊息的選戰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打,這次國民黨主席選戰,最大的收穫就是「國民黨承認中共介選問題確實存在」,更有多位藍營大老背書,過去幾次選戰「抗中路線」在民意的反映已經明顯疲軟且被厭倦,如今有國民黨的背書,確實成功緩過一口氣。
對立委而言,國會仍是主戰場。選戰期間,陸續有國民黨立委公開質疑鄭麗文的做法、背後資金。綠營人士判斷,讓鄭麗文當黨主席,跟讓傅崐萁當總召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鄭麗文迫使國民黨在兩岸或其他議題上 採取更激進的立場,確實可能影響到中間選民的支持,綠營或許就能受益。
另名中南部綠委則認為,民進黨千萬不可因此開心,這畢竟是黨內競爭,選完翻篇就沒事,就算中間、淺藍選民不認同鄭麗文路線,這些票也未必倒回給民進黨,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尤其要應對此次浮上檯面的「中共介選」問題,更細膩去處理,不該失此良機。
鄭麗文當選是否會讓國會衝突更極化?對於外界憂心,有藍委私下透露,黨團仍可以「黨團自主」為由切割黨中央,黨主席未必能完全掌控國會的提案等,鄭麗文當選影響未必大。有綠委同意此說法,認為黨團自主性高,「應該是傅崐萁路線要改變,否則誰來當黨主席,對立法院的路線、策略沒有多大區別」。
但部分綠委持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光是國民黨在部分議題出現地方跟中央不同調情況,對民進黨都相對有利,且自主性高指的是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提名權等都握在黨主席手中,說完全不受影響,未免過於樂觀,「鄭麗文當選是讓國內政黨競爭進入一個更未知領域,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