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左3)昨贏得國民黨主席選舉。(資料照/記者黃克翔攝)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選舉昨(19日)落幕,6名候選人中以前立委鄭麗文、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間的競爭最受注目,最後鄭以6萬5122票擊敗郝的4萬6551票,成為史上第二位女性黨魁。據了解,藍營內部對於中共介選說法的實質影響力有不同看法,但認為「反朱氛圍」是鄭麗文能夠贏郝龍斌的原因之一;一名地方人士就說,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趙郝朱連線」說法,就是要把郝龍斌跟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綁在一起來催票,而為何黃復興這麼支持鄭麗文?就是因為朱裁撤黃復興,此次選舉就讓黃復興找到能宣洩怒氣的地方。
鄭麗文、郝龍斌、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彰化縣前縣長卓伯源、前國大代表蔡志弘競選國民黨主席。國民黨昨晚公布黨主席選舉投票結果,選舉人數33萬1145人,投票數13萬0678票,投票率39.46%,有效票12萬9867票,無效票811票;而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
國民黨雖再次迎來第二位女性主席,但鄭麗文的得票數卻是黨主直選以來最低。此外,此次選舉的投票率也僅高於2020年補選時的35.85%,當時立委江啟臣以8萬4560票成為國民黨史上最年輕黨魁。
對於投票率再創新低,一名藍營民代表示,這次候選人被形容是「二軍」,所以某種程度來說候選人威望不足是個原因,又加上競爭激烈,有些黨員不曉得要投給誰,最後覺得沒必要投票;另據他了解的黨員大戶,本來以為黨主席已是眾望所歸的人,加上自身沒有要選中常委等黨職,有些人就沒繳足4年黨費而沒有投票權,導致此次選舉能投票的黨員人數下降。
但有國民黨立委說,人選問題不大,畢竟最後幾周黨主席選舉氣氛濃烈,所以他認為黨員老化才是因素,不管今天推出什麼人選,投票率都不會高,且未來可能會更下降。
針對鄭麗文為什麼能贏郝龍斌,一名地方人士指出,外界來看會認為是黨內非常期待世代交替,但其實黨主席選舉還是需要有強大的組織能力,而鄭麗文這次背後就有強大組織能力,像是傳統黃復興方面,很多人強力支持鄭,還有地方派大老級人物也在幫忙,像是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
他說,上次朱立倫會贏江啟臣,是因為大家怕張亞中當選,所以地方派系集中在朱,但這次地方派系並沒有集中在郝龍斌,反而有些流到鄭麗文,「鄭麗文組織戰很強」。
然鄭麗文組織戰方面被對手陣營猛攻有「中共勢力」介入,該地方人士則說「沒看到」,他反倒認為,此次鄭麗文後面其實是站了「反朱大聯盟」,包含地方派系、軍系,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趙郝朱連線」說法,就是要把郝龍斌跟朱立倫綁在一起來催票;而為何黃復興這麼支持鄭麗文?就是因為朱裁撤黃復興,此次選舉就讓黃復興找到能宣洩怒氣的地方。
該人士直言,此次選舉反朱立倫的氣氛濃厚,外面可能看不出來,但就是那些組織票。郝龍斌原來也很希望在組織上能找到相挺的地方派系,最後態度明確的就是雲林張家、屏東縣議會議長周典論,但其他的有些就早已倒向鄭麗文,而有些則是沒強力幫忙郝動員。
有國民黨立委也同意表示,此次選舉不管是地方或軍系,確實有「反朱」勢力左右選舉的因素,加上郝龍斌起步較晚、準備不足,在組織上早輸給鄭麗文;至於中共介選,他則認為對選舉的實質影響力不高,反而更像是選舉語言。他也指出,國民黨自2024年起不管黨中央或國會,對民進黨採取戰鬥路線,而鄭麗文的風格跟表現,就是符合這路線,所以更能夠贏得黨員支持。
至於鄭麗文被認為將是「弱勢黨主席」,未來可能「令不出黨中央」。一名藍委說,這說法無可厚非是因為鄭的資歷,但他認為鄭不至於會弱勢,畢竟鄭不是靠自己一人就能當選,背後系統還很多,所以對於跟黨團的互動,他不覺得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