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林縣政府連續19年舉辦雲林國際農機展,展覽內容年年推陳出新。(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記者游瓊華/雲林報導
2025第19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於27日下午圓滿閉幕,為期三天展期共吸引逾80萬人次參觀,現場交易金額突破7.3億元。張麗善縣長期待明年農機展突破以往,朝百萬人次參觀目標邁進。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本屆展覽共有超過4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廠商共同展出,合計上千個展示攤位,展區涵蓋低碳排曳引機、碳匯農機、電動省工農機、智慧監控溫網室、循環農業及建設機械等主題。除室內靜態展示外,亦規劃大型戶外動態展示區,在雲林縣政府與臺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及台灣建設機械協會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打造出全臺最具專業規模的展覽盛會。

▲泰霖生物科技人潮滾滾,創新資材齊聚一堂,展現台灣農業機械產業實力。(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張麗善縣長指出,縣府長期致力推動「智慧農業」及「永續淨零」雙政策主軸,結合產官學研能量,透過電動農機、智慧化管理、節能減碳技術,讓農業從生產到保存、銷售更加完善,逐步實現友善環境與低碳永續的農業願景。
張麗善縣長,雲林國際農機展已不僅是國內外品牌廠商交流的平台,更是農民與業界資訊共享的重要橋樑,透過展覽,讓農民能了解最新農機技術,協助在地產業升級與轉型,為臺灣農業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能量,持續帶領臺灣農業邁向高競爭力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雲林國際農機展已不僅是國內外品牌廠商交流的平台,更是農民與業界資訊共享的重要橋樑。(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今年展出內容再度升級,展現出我國在精準農業、智慧灌溉、無人機應用及電動農機等領域的技術成果。同時,雲林縣政府也致力於協助農民改善生產效率與作業安全,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並積極引導農業朝向友善環境、智慧永續的方向發展。
台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理事長林裕國表示,雲林國際農機展為台灣最具指標性、最完整的農機設備與資材展覽活動。本屆參展數量與交易額再創佳績,展後預估延續訂單交易金額可望突破10億元,顯示產業界對智慧農機與永續農業的高度關注與投資意願。
張麗善縣長最後特別感謝農業部農糧署、台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台灣建設機械協會、雲林縣農會及各協辦單位的支持與努力,雲林國際農機展不僅是展覽,更是展現「智慧農業新未來」的重要象徵。未來縣府將持續深化智慧農業應用,強化農業科技產業鏈結,讓「雲林」成為推動台灣農業走向國際舞台的最佳典範。

▲雲林國際農機展為台灣最具指標性、最完整的農機設備與資材展覽活動。(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