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援人員在風浪中布設攔油索。(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記者游瓊華/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27日舉行「114年度雲林縣海洋污染緊急應變及中區水體聯防暨毒性化學物質複合式演練」,首次採用無腳本沉浸式演練,逼真模擬惡劣海象下的應變行動,場面震撼。結合中區水體聯防、毒性化學物質應變、救生救難及港區污染事故處置等多重情境,考驗各單位在實戰條件下的協作效率與現場指揮能力。
麥寮港是全國首座「生態工業港」,港區環境保護工作格外重要,一旦發生污染物洩漏,不僅影響海洋生態,更是沿海居民關注焦點。此次演練以「地震引發污染事故」為主軸,整合中區水體聯防體系(包含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及彰化縣環保局),展現跨縣市聯防合作能量。

▲雲林縣於麥寮港舉行海洋污染應變演練,無人機升空監測污染範圍,現場氣氛緊張逼真。(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今日在麥寮工業港北堤海域演練中,導入最新科技應變設備,無人機升空掌握污染範圍,無人船精準布設吸油棉索,並結合環保艦隊與民間志工協力布設攔油索。從空拍監測、海面封鎖到污染回收,流程一氣呵成,展現出公私協力的精密分工。
這場「無腳本演練」打破傳統演練流程,不預設任何狀況,由現場指揮官依即時狀況下達指令,逼真還原災害現場應變過程。船艦在風浪中搖晃、救生艇搶灘、隊員布設吸油索時仍得與浪搏鬥,真實展現海上作業的困難度。
雲林縣環境保護局長張喬維表示,演練過程中各單位反應迅速、協調順暢,從模擬地震通報、污染調查、攔油索布設到回收作業,每一個環節都精準到位。「這不只是演練,更是一場行動檢驗,讓所有參與者都在真實的挑戰中學習與成長。」
張喬維指出,透過跨縣市聯防、環保單位、港區業者與民間志工的聯手參與,整合資源、人力與技術,打造更具韌性的防災網絡。透過複合型情境的模擬,不僅驗證了即時處置能力,也強化了各單位的協調、訓練與裝備維護,全面提升雲林縣面對海洋污染的應變力。

▲此次演練過程逼真且圓滿成功,展現公私部門在各相關單位充分展現緊密合作與資源整合的成果。(圖/記者游瓊華翻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