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合照。(圖/公共版權照片)
文/朱錦華
記者出身、後來專研俄國史、並且獲得普立茲獎的美國通俗歷史作家羅伯特·馬西三世(Robert Massie III),生涯有一部著名作品《尼古拉與亞麗珊黛》(Nicholas and Alexandra,1967) 。該書敘述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以及羅曼諾夫皇朝覆滅的故事(1971年被拍成同名電影,台譯《宮廷秘史》)。
引發馬西寫這本書的觸發點,是他發現沙皇的小兒子兼皇儲阿列克謝(Alexei)患有血友病(身體一旦有傷口或遭到重大碰撞,往往就會流血不止);而馬西的兒子正是血友病患者。對沙俄歷史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曉得,羅曼諾夫王朝的覆亡,跟小皇儲的血友病有關:因為它引出了具有毀滅性的「一代魔僧」:拉斯普丁(Grigori Rasputin)。

▲羅曼諾夫皇朝末代皇儲阿列克謝。(圖/公共版權照片)
來自西伯利亞的拉斯普丁擁有源自宗教的不明神秘力量,可能是特異功能者。他被帶到沙皇夫婦面前後,神奇地讓受傷的小皇儲不再流血和哭喊。從此,皇后亞麗珊黛再也離不開拉斯普丁。 需知道,當時正值皇朝風雨飄搖之時。1905年日俄戰爭結果是俄國大敗,國內革命呼聲四起。雪上加霜的是,俄國又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因為跟英、法、義同是協約國,跟德意志、奧匈帝國、土耳其締結的同盟國是敵對陣營。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被刺身亡,導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俄國為保護其在巴爾幹半島利益,力挺塞爾維亞,戰禍遂無法避免。無奈面對德、奧聯手,俄軍節節敗退,國內罷工、饑荒頻傳。

▲「一代魔僧」拉斯普丁。(圖/公共版權照片)
而睡遍俄國上流社會半數貴婦的拉斯普丁,更被傳出跟皇后有不正常關係。加上她是德國裔,被懷疑是德國間諜,民眾越加憤怒。最終在1917年引爆了「二月革命」,沙皇被迫遜位。在此前一年,拉斯普丁被沙皇皇族成員謀殺。他生前曾經這樣說過:「如果我不在了,沙皇一家也將不復存在。」拉斯普丁不幸言中。
1917年同年爆發「十月革命」,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人奪權成功,沙皇一家(沙皇夫婦與四女一子)遭秘密囚禁在烏拉山脈東麓葉卡捷琳堡的一處別墅內,1918年7月16日深夜,在保皇派的白軍收復葉卡捷琳堡前一周,尼古拉二世全家被秘密處決。

▲俄羅斯總統普丁。(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有一個不曉得該不該說是「有趣」的巧合。拉斯普丁的姓氏跟俄羅斯現任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姓氏很接近。我查了一下俄語語源,Putin原指「道路」、或是「跟道路有關的」;Rasputin則是指「泥濘的道路」。
2019年,Netflix推出一部半紀錄半劇情式(就是敘事當中穿插著學者評論的那種)的迷你影集《末代沙皇》(The Last Czars),有興趣者可以一看。
